简体 繁体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国内发展动态 > 正文 国内发展动态
从生计渔业向生态渔业转变
作者:    来源:姑苏晚报    发布日期:2020-09-29 11:09    字体大小:【大】【中】【小】

对于太湖渔民来说,在即将到来的10月1日,除了共同欢度国庆,还会发生一件大事。10月1日起,太湖所有渔民的捕捞权将被收回。这意味着,延续多年的渔业捕捞、经营方式将发生改变。太湖退捕后,我市的水产供应能否保持稳定?水产养殖是否环保绿色?在今年的市人代会上,人大代表就这些老百姓所关心的问题提出了不少建议。

代表呼吁绿色发展

人代会收到多件建议

市人大代表顾秦华在调研中发现,目前水产养殖业发展较快,其较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养殖布局不合理。

关注到生态渔业的不只是顾秦华一位代表。在今年的市人代会上,周静静等11名代表,分别提交了多件有关渔业发展、水产养殖方面的建议。

来自相城区代表团的市人大代表周静静在“关于加强渔政执法力量建设,严打非法捕捞行为的建议”中呼吁严格执法,加强对我市渔业资源的保护与管理。

来自吴中区代表团的市人大代表周建萍在“关于对太湖及沿太湖区域河道电鱼、地笼网捕鱼加强管理的建议”中聚焦太湖流域非法捕捞整治。

来自常熟市代表团的市人大代表戴月青提交了“关于加强水产养殖业污染治理的建议”,呼吁推进我市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促进渔业转型升级。

市人大代表、市人大农经工委主任谢国珍联合6名代表向人代会提交“关于推动水产养殖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建议推动全市水产养殖业向生态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全面提升水产养殖业高质量发展水平。

市人大议案委秘书处处长王激涛表示,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建设美丽苏州的重大举措,更是代表建议聚焦的重点之一。百万亩特色水产是苏州立“法保护的‘四个百万亩’之一。水产养殖业应优化养殖布局,转变养殖方式,推广清洁生产,防控养殖污染,加快推进养殖业变革。”

水产养殖业迎转型

由重数量变为重质量

“如今,群众需求由‘吃到鱼’转变为‘吃好鱼’。因此,产业发展也应加快转型,由依赖资源转变到节约资源和环境友好上来。”顾秦华表示,水产养殖业必须由重数量转变到重质量和重效益。

近年来,农业农村部门制定了水产养殖业相关政策法规,完善了行业规则,不断促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比如,限制冰鲜杂鱼等直接投喂,实施配合饲料替代冰鲜幼杂鱼行动。大力实施池塘标准化改造,完善循环水和进排水处理设施,探索建立养殖池塘维护和改造长效机制。”

此外,顾秦华提出建立健全生态健康养殖相关管理制度和标准。稳定集体所有养殖水域滩涂承包经营关系,依法确定承包期;完善水产养殖许可制度,依法核发养殖证;与承包户签订合同,以合同的形式明确承包户关于绿色养殖的义务及违约责任。此外,要发挥水产养殖业在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中的生态服务功能。

构建绿色发展格局

推广不投饵生态养殖

市农业农村局渔业处处长姚宏涛表示,一直以来,我市高度重视包括水产养殖业在内的农业生态环境治理,在加强部门协同、强化政策和规划引领、大力推进绿色发展等方面做得比较好。

“以太湖、阳澄湖及周边区域为例,太湖4.5万亩围网已全部拆除,阳澄湖围网养殖严控在1.6万亩内,并按照要求,禁止在阳澄湖围网养殖区内投喂冰鲜鱼及畜禽动物内脏。”姚宏涛说。

事实上,太湖沿岸三公里范围内77865.4亩养殖池塘已于2019年底全部整治完成。其中,完成高标准池塘改造28468.15亩,完成养殖池塘清退49397.25亩。2019年,我市推进阳澄湖周边养殖池塘专项整治。

“今年,阳澄湖周边将全面完成连片池塘的高标准改造,不能实现高标准改造的池塘全部退出养殖。”姚宏涛说。

自2017年12月出台《苏州市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实施意见》以来,我市围绕落实池塘养殖尾水达标排放或循环利用,从实施方案、政策扶持、建设要求、长效管理等层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全力推进高标准池塘改造。2019年底,全市高标准池塘改造面积达19万亩。

在养殖方式上,河蟹池塘养殖主要实行稀放精养、种草投螺、内循环养殖等生态养殖模式。“澄湖实现了不投饵、不施肥的自然生态养殖,其他湖泊要求全面推广不投饵的生态养殖方式。”姚宏涛说,“我们在太湖、阳澄湖周边养殖池塘区域全面开展了水质检测,从检测结果看,水质情况总体良好。”

打印本页

主办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渔机所)

沪ICP备09044632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2435号

网站保留所有权,未经许可不得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