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业支撑十大亮点工作
1. “南锋号”渔业科学调查船首航挺进西沙
“南锋”调查船是我国第一艘自行设计和建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综合性海洋渔业资源与环境科学调查船,该船配置先进,性能良好,总吨位1537吨,属亚洲规模最大的渔业调查船。“南锋号”调查船首航成功,为我国开发南沙,担当起渔业先行的光荣历史使命。
2. 技术专家远赴南极,我国首次磷虾探捕圆满完成
2010年3月,由水科院东海所、黄海所等单位承担的我国首次“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南极磷虾探捕专项调查任务圆满完成。调查历时23天,超额完成了93个站位的综合调查项目,取得了我国在南极磷虾渔场布局、生物资源分布、洋区环境现状等宝贵的第一手现场探捕资料。
3. 首倡“碳汇渔业”新理念,推进发展蓝色低碳产业
在第四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专题论坛上,水科院黄海所唐启升院士做了题为“海洋生物碳汇与碳汇渔业”的主题报告,首次正式提出“碳汇渔业”概念。11月19-20日,由中国工程院主办,水科院和中国工程院农业学部共同承办的中国工程院第109场工程科技论坛“碳汇渔业与渔业低碳技术”在北京成功召开。40多位各界专家在两天时间里围绕“水生生态系统碳循环特征与生物固碳机制”、“渔业生物碳汇过程与评价技术”等7个专题展开了广泛的研讨交流。
4. 科技支撑渔业防灾减灾再显身手
面对今年频发的自然灾害和突发的污染事故,水科院均迅速组织技术力量深入现场,及时掌握灾情,科学指导、有效应对,全力支持渔民恢复生产,有力彰显了水科院对产业发展的科技支撑作用。
5. 产学研联手,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2010年,由水科院牵头的“中国淡水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东海所牵头的“海洋渔业资源捕捞与养护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正式获批成立。黄海所牵头的“中国水产养殖种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珠江所牵头的“中国渔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也已在科技部备案。
6. 奉献世博服务亚运,科研质检又立新功
为行业主管部门及时提供了世博、亚运期间的水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可能存在的质量安全隐患,提供解决方案,为世博、亚运期间的水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提供了有效支撑服务。挂靠在东海所的农业部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上海)被评为“服务世博、奉献世博”先进集体。渔机所承担了位于世博园区国际组织联合馆世界自然基金会场内的“生命之球”养殖维生系统的设计与装备保障工作。
7. 科研工作全面支撑增殖放流
南海所系统研究了热带亚热带海域适宜增殖放流种类及数量,建立了人工鱼礁渔业资源增殖技术体系;东海所在上海崇明岛长江口实施了中华鲟和日本鳗鲡 PAT 标志(脱落上浮式卫星通讯标志)放流活动,将有助于揭开中华鲟入海洄游及河鳗繁殖行为之谜;长江所对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增殖放流效果进行了评价,建立了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保护数据库建设与维护。
8. 院士专家科技援疆,服务西部渔业发展
2010年8月,唐启升、赵法箴、雷霁霖院士,以及9个研究所(中心)的有关专家一行共25人在新疆开展了为期10天的“院士、专家新疆行”活动,在新疆渔业发展定位与模式、渔业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渔业基础设施建设、科研攻关、人才培养、成果引进和推广、水产品加工以及渔业管理等方面提出了中肯的建议。黑龙江所组织了四次进疆,与阿勒泰地区签署了对口援助协议。
9. 高交会上精彩亮相,成果转化前景喜人
11月16日,第十二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简称高交会)在深圳开幕。开幕式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饶有兴致地参观了水科院展示的转基因唐鱼、水中东北虎-哲罗鱼等成果,当听到张显良院长介绍这些成果或已突破关键性技术难题、或已广泛推广应用并取得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时,回良玉副总理十分高兴并强调,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把农业科技工作放在整个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加快推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
10. 促进知识传播与科技创新,院办期刊集团军再创佳绩
目前,包括《中国水产科学》、《海洋渔业》、《淡水渔业》、《科学养鱼》,《渔业现代化》、《中国渔业经济》等,共有13种水产科技期刊为水科院主办或依托院属单位主办。在我国40多种水产类科技期刊中,水科院的科技期刊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的期刊群,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二、科研成果十大亮点工作
1. 半滑舌鳎苗种规模化繁育及健康养殖技术开发与应用
创建了半滑舌鳎工厂化大规模苗种繁育技术体系,完成了半滑舌鳎全人工育苗、转季节育苗、高雌性苗种制种等系统技术;构建了半滑舌鳎不同养殖模式和技术工艺,开发出适合半滑舌鳎的高效、节能型养殖模式,形成较完善的养殖技术规范。该成果形成了苗种规模化繁育及健康养殖技术体系,实现了我国鳎科鱼类养殖零的突破和稳定发展,三年产生直接经济效益43亿元,年产值达15亿元。该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 大洋金枪鱼资源开发关键技术及应用
研发了金枪鱼渔场环境信息获取与特征提取技术,创建了自主海洋卫星海表温度、叶绿素反演算法模块,海洋温度锋面等渔场特征指标实现批处理自动提取。已推广应用到我国47家企业,301艘金枪鱼渔船,近三年累计捕捞金枪鱼37.28万吨,产值 99.1亿元,累计增收节支17.4亿元。该成果成功开发了三大洋7个金枪鱼作业渔场,使我国成为世界金枪鱼主要捕捞国家之一,对我国渔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和维护公海权益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该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3. 东、黄海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以长年东黄海渔业资源监测调查为基础、以渔业资源数字化监测评估技术为手段,丰富和发展了东黄海渔业资源数量分布规律与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的理论认知,首创了渔捞日志自动采集与分析系统,多层面创新了东黄海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管理策略,首次构建了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信息应用服务系统平台。该成果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4. 罗非鱼零废弃加工与质量控制技术
研究了罗非鱼活体发色和无磷品质改良剂新技术;研制了冰温气调罗非鱼片、液熏罗非鱼片、罗非鱼罐头、腊罗非鱼和鱼糜制品等系列新产品化;研究了罗非鱼加工副产物的高值化利用技术,开发出酶制剂、氨基酸等多种产品;建立了罗非鱼原料的重金属和渔药等有毒有害物质数据库、罗非鱼食源性致病微生物预警体系,制定了罗非鱼加工技术系列标准和罗非鱼产品可追溯规范,建立了罗非鱼片品质评价体系。
5. 工厂化鱼类高密度养殖设施的工程优化技术
针对我国海水鱼类高密度封闭式循环水养殖的关键和共性技术开展联合攻关,在养殖设施设备研制,系统工艺流程设计,循环水健康养殖技术,单机多点在线自动水质监测系统以及养殖废水集中处理与综合利用技术工艺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该成果获海洋创新成果一等奖。
6. 青虾优良品系的规模化繁育和产业化示范
建立了青虾种间杂交、种内杂交、脱卵、离体孵化、麻醉、优良种质开发利用、雌雄批量分拣配种等育种和产业化核心技术,并应用于良种培育和良种生产;首次培育了青虾新品种--杂交青虾“太湖1号”,是国内外第一个人工培育的淡水虾蟹类新品种。该成果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一等奖、水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
7. 罗非鱼、大口黑鲈等鱼类种质分子鉴定研究与应用
以淡水种质鉴定代表性鱼类为研究对象,从DNA指纹图谱、特异微卫星标记、系统分子分类、线粒体DNA序列和功能基因序列等角度建立了经济鱼类和观赏鱼类的分子鉴定技术和方法。该成果为罗非鱼等鱼类的种质鉴定提供有效技术方法,将我国淡水鱼类种质分子鉴定研究提升到国际领先水平。该成果获水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
8. 大菱鲆疾病综合控制技术及示范推广
对我国养殖大菱鲆流行病学、病原学、病理学、病原检测、防治药物、免疫增强剂、疫苗、水质净化和养殖工艺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研究,发现并命名大菱鲆20余种新的疾病,分离鉴定了病毒、细菌、寄生虫30余种,完成了8种重要疾病的组织病理学分析,查明病因并建立了疾病档案。该成果获水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海洋创新成果二等奖。
9. 淡水龟养殖产业化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通过在繁育、遗传育种、杂交、性别控制、营养与人工配合饲料、养殖技术与病害防治、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的研究与探索,解决了淡水龟养殖产业化中的关键技术难题,改变了我国淡水龟苗短缺的状况,促进了龟类养殖产业的蓬勃发展。该成果获水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二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10. 凡纳滨对虾工程化高效健康养殖技术
设计与优化了进水系统、养殖池等设施与装置,查明了养殖过程水体理化因子、浮游微藻和微生物的变化规律,建立了对虾工程化养殖生态环境调控技术。该成果显著提升了对虾养殖的工程化程度和技术水平,有力地促进了对虾养殖业的科技进步。该成果获水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三、科研进展十大亮点工作
1. 近海生态系统研究水平进入世界前沿
由黄海所牵头承担的973计划项目“我国近海生态系统食物产出的关键过程及其可持续机理研究”通过了科技部组织的验收。项目不仅在陆架环境的生态系统动力学、生物地球化学与生态系统整合研究等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进入学科发展的国际前沿,而且在探索可持续发展产业模式的技术需求方面取得重要突破。构建了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新生产模式,实现海水养殖的生态系统水平管理(EBM),具有明显的创新性和引领性。
2. 水产育种技术取得整体进展,培育出一批新品种
经过不断探索,在世界上首次提出了适用于鱼类育种的多基因多性状综合分析选种技术方法,并研发出相应的选择育种软件,解决了基因研究结果无法直接用于育种研究的国际性技术难题;在育种基础材料培育方面,系统构建了具有优良性状的大口黑鲈、斑节对虾、鲫、鳙鱼、白鲢、镜鲤等家系和核心群体;在遗传标记筛选方面,开展了鲤鱼、斑节对虾、青虾等品种的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工作,完成了世界上第一张青虾遗传连锁图谱。
3. 半滑舌鳎全基因组测序和基因组序列图谱绘制工作初步完成
水科院专家与其它单位合作完成了半滑舌鳎全基因组测序和组装,绘制了半滑舌鳎全基因组序列图谱。这是我国完成的第一个鱼类基因组测序项目和全基因组序列图谱,也是世界上第一个鲽形目鱼类全基因组序列图谱。
4. 开发出草鱼出血病和淡水鱼类败血症分型疫苗
首次创建了病原分型株疫苗技术。在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从区域病原库中筛选出草鱼出血病病毒主要流行株3类和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主要流行株7类,研发出覆盖我国华南、华东、华北、华中主养区的草鱼出血病病毒分型疫苗3种,示范保护率达到85-100%;嗜水气单胞菌分型疫苗7种,示范保护率达到60-94.7%。
5. 建立起南海北部沿岸典型环境激素生物监测技术体系
根据南海北部沿岸的污染特点及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以海洋沿岸环境监测为目构建了高效海洋环境生物监测体系。项目组获得了环境激素的急性毒性数据5000多个;建立了以底栖贝类(牡蛎、贻贝等)为模式生物、以细胞色素P450酶系等为生物标记物的生物监测体系,优化和完善了海洋环境监测手段和方法。
6. 水生动物病原现场快速检测技术实用化成效显著
研发出核酸快速制备、试剂常温长期保存、核酸染料固定化等配套核心技术,解决了水生动物病原现场快速检测技术实用化的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经科研院所、生产单位等使用,应用效果反响良好,为提高我国水生动物病害诊断、快速检疫和疫情监测水平提供了良好的技术保障。
7. 银鲳全人工繁殖获得成功
课题组通过海上捕捞野生亲本,利用人工授精技术成功获得第一批银鲳苗种,;掌握了银鲳的繁殖特性、性腺发育规律以及银鲳人工育苗的模式与方法,结合银鲳的生长特性,从养殖密度与养殖用饲料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基本探明了室内人工养殖银鲳幼鱼的适宜养殖密度与较为适宜的饵料组成。
8. 网箱养殖军曹鱼精深加工技术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项目针对军曹鱼脱脂技术及军曹鱼片加工过程质量控制的主要技术瓶颈,研究建立了军曹鱼片生物脱脂技术;率先采用安全的无磷保水剂技术,筛选出冷冻军曹鱼片的最适无磷保水剂和减菌剂;建立适合军曹鱼片加工的减菌化处理技术;制定了冻军曹鱼片加工技术规范及产品质量控制体系,建立了年产量在1000吨以上的军曹鱼片加工生产线。
9. 主要养殖品种集约化养殖全程数字化系统基本建立
由水科院渔机所牵头,针对水产大规模集约化养殖数字化管理的需求,以罗非鱼、白对虾、鳗鲡和大菱鲆等主导养殖品种为研究对象,构建了水产养殖从池塘到餐桌全程数字化系统。课题成果已在四十多个养殖、加工和流通企业应用,并得到了良好的效果,开创了数字化技术嫁接传统水产科技的成功范例,为解决保护环境、资源节约、保障产品质量安全、利于政府监管等养殖发展主要问题提供了更完善的解决方案。
10. 秦岭细鳞鲑人工繁育和增殖放流技术研究取得新突破
开展了包括人工繁殖、种质资源保护、增殖放流技术在内的珍稀濒危物种保护技术体系研究。首次实现了秦岭细鳞鲑野生亲鱼人工繁育;研制了特有的BBS精子激活液,有效提高了秦岭细鳞鲑精子活力;通过多变量形态度量学和分子生物学手段开展了秦岭细鳞鲑生物地理学研究,为其种质资源保护提供了依据。相关科研工作为保护秦岭细鳞鲑这一我国特有濒危冷水性鱼类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来源:中国渔业政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