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日本的所有生产活动中,渔业捕捞是因用能而引起的一个主要的二氧化碳排放来源。在2005年,海洋渔业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在日本的全部生产行业中位居第三。在日本,最主要的渔业活动是渔船捕捞生产,而从事渔业的社群分布极不平衡。这意味着在渔业生产与消费之间需要长距离的运输,而卡车是主要运输工具。2008年有日本研究人员曾经估算过基于渔船的日本捕捞业的总油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估算结果为,动力渔船一年的用油量为322万千升(约为270万吨柴油),年二氧化碳排放量为837万吨。2008年捕捞渔业的二氧化碳总排放量占全日本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0.8%,而同一年的渔业GDP仅占全日本GDP的0.15%。
海洋渔业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每产出1百万日元产值,排放的二氧化碳当量(吨)),在日本的全部生产行业中位列第三(前两位分别是电力、燃气、热能供应和水泥、陶瓷生产),强度值达到7.51;而水产养殖二氧化碳排放,内陆水域渔业与养殖排行第八,强度值 1.89;海水养殖排行第九,强度值1.67。
因此,日本渔业行业必须采取各种措施节能减排,并促进各种节能减排措施的落实和实施。在渔业捕捞中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措施包括:
(1)节能。渔港:通过对渔港进行改造,提高渔船靠港、装卸货物和处置货物的效率;岸边工作场所的节能(如海带干燥处理场);增进捕捞业间的合作。渔船与设施:转而使用高油效的、舷外推进电动机,扩大使用帆船;为渔船提供岸电。相关设施:提高水冷却器、空调机、制冰机和其它设施的热效率,转而使用节能的、或不使用氢氯氟烃和氢氯烃的制冷设施。
(2)引入可再生能源。将风能、热差值、洋流、波浪作用力、潮汐流、地热、雪和冰能以及其它能源利用起来,进行加热、发电等。
(3)渔业中的海产品配送以及减少碳足迹。海产品在当地消费;促进当地增值加工;减少渔业碳足迹,转而从事水产养殖;建立陆基鱼类保护和养殖设施(可以同时捕获大量鱼);开发靠近渔港的渔场。
(4)海洋生物资源的利用。利用海洋生物资源,产出热能、电能和燃料;提取海洋生物资源中的功能性成分。
(5)再生材料的利用。利用扇贝壳等,用于改善土质,或用作建筑和其它材料。
(6)增进海区的碳吸收和固化功能。增进并有效利用大陆架的泵吸功能;通过控制江河的流量流速增进大陆架的泵吸功能;在大陆架泵吸活跃季节(冬季),最大程度上对其加以利用;开发海藻丛,用于固碳(碳汇)。
(来源:http://www-sre.wu.ac.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