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繁体

渔业节能减排专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国内动态 > 正文 国内动态
南京水科所在国内率先尝试池塘循环生态养殖
作者:管理员    来源:渔机所    发布日期:2015-02-13 00:00    字体大小:【大】【中】【小】

 一个125平方米的小水池能养9000条鱼,总重量达1万多公斤。传统养殖方式下,这么多鱼必须养在一个10亩的鱼塘里。近日,在江宁区湖熟街道周岗社区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养殖基地,记者参观了这种新型水产养殖模式——池塘原位循环生态养殖系统。据悉,这种养殖方式是首次在国内尝试。 

养殖基地的南侧,是一块50多亩的大鱼塘,鱼塘一侧的中间,建有5个长长的水池。水科所副所长茆建强介绍,每个水池都是125平方米,水深1.7米,每个水塘都有9000多尾鱼,主要是草鱼和罗非鱼,约1万多公斤。实现如此高密度的养殖,主要靠他们的新型养殖模式。 

记者看到,在大鱼塘的多个角落以及水池边,都有正在运行的设备,设备上有数根管道通到池水中。这是气提式推水机。工作人员介绍,推水机模拟流水环境,产生循环水流,同时使水体产生高溶氧。这样水池里的水就在不断流动,而且含氧量极高。 

在水池另一侧还有数根管子接到岸边不远处的一个槽内。据介绍,这是在把池内鱼的残饵粪便吸出去,净化池内环境。吸出去的残饵粪便送给当地农民种菜,是很好的肥料。茆建强说,池水不停流动,鱼接触到的都是新水,池内氧气充足、水质干净,这样的环境下,即使密度很高,鱼也容易生存。 

放眼望去,整个50亩的鱼塘,只有眼前600多平方米用来养鱼。工作人员介绍,等春天一到,将在外围水面种上空心菜、水芹菜、高杆水稻等水生植物,这些植物也能净化水质。这就是我们说的池内养鱼,池外养水” 

在水池边,几名当地农民正在起鱼。一杆下去,捞上满满一网鱼,池内的鱼不停扑腾,水花飞溅。据悉,这个项目从去年夏天启动,当时在水池内放的鱼苗3两到半斤左右,半年多过去了,小鱼都长到了3斤左右。 

茆建强说,之所以着手该项目的研究,最主要是出于对环境的考虑。传统养鱼模式,尾水对水环境有很大污染。这几年,为获得更高的养殖产量,不少养殖户在有限的养殖水面中,不断提高养殖密度。高产量带来了高排放,产量与环境成了矛盾。与传统模式相比,新模式不仅保护了水环境,鱼的生长速度更快,成活率高,饲料浪费得少,防病、治病容易,用药减少。养殖户如果想尝试这种方式,可以对现有池塘进行改造,不占用额外的土地资源。

(来源:南报网)

打印本页

主办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渔机所)

沪ICP备09044632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2435号

网站保留所有权,未经许可不得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