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牡蛎的养殖生产传统上是在潮间带进行的,但是,由于大多数合适的潮间带已经被贝类养殖或其它用途所占据,新进入的牡蛎养殖者不得不寻找候选养殖区。为此,法国南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展开了一项研究,在法国大西洋沿岸为小规模牡蛎养殖户寻找合适的新地点,评估离岸牡蛎养殖的可行性、建立生产系统的技术可行性和这样的养殖作业获得养殖许可证的可能性。该研究开发了一个用于放置在海底养殖牡蛎的养殖笼。经过试验研究显示,在离岸牡蛎养殖笼中的牡蛎幼苗,与潮间带养殖相比,在重量和体长上均表现出生长更快,这主要是由于离岸养殖点浑浊度更低,且牡蛎因始终浸没在海水中可整日摄食。研究人员通过将地球观测数据和双壳类生物生理生态建模相结合,进一步获得了牡蛎生长潜力的空间分布图,证实在离岸养殖点,牡蛎的生长潜力比传统的潮间带更大。针对小规模养殖户对养殖水深在5-20米,离岸线距离不超过5千米的选址优先条件,研究人员通过多准则空间分析评估(SMCE),考虑各种环境和社会经济制约,识别出了将近400平方千米的“可利用简单、低成本的海底养殖笼技术发展离岸牡蛎养殖的高度适合以及非常适合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