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恒兴九江种业基地乌鳢智能化孵化车间启用暨创建省级良种场启动仪式在九江镇举行。该项目将采取工厂化养殖模式培育孵化鱼苗,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AI)等技术,实现精准预防、智能投喂和自动化管理。南海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宁,九江镇副镇长林兆江,恒兴集团淡水养殖事业部项目技术部总监秦春峰,恒兴九江现代水产种业基地负责人黄明坚,江苏大学教授陈源,佛山大学农业与生物工程学院院长钟先锋等人出席仪式。
活动现场,恒兴集团淡水养殖事业部项目技术部总监秦春峰向参会人员介绍恒兴九江种业基地乌鳢智能化孵化车间情况。
佛山恒兴水产种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占地面积428亩,其中养殖水面积达到278亩,智能化循环水车间占地7806平方米,拥有2750立方米的水体容量。该基地毗邻西江,享有丰富的水源和优良的水质,是恒兴集团水产运营中心下属的全资养殖基地。
恒兴集团的年加工乌鳢突破20万吨,水产品产能一直位居行业前列,真正实现了从塘头到餐桌的全链条价值创造。恒兴九江种业基地正是根据集团公司产业链的发展需求,建设成为专业的乌鳢种苗孵化基地,为养殖户提供优质种苗,为加工厂储备优质的原料鱼。为了更好地做好这条鱼的种苗,在软件硬件方面基地对整个车间做了标准的设计建设,与江苏大学陈源教授团队,还有深圳伊闻智能公司深度合作,构建全智能化孵化车间,实现了机器人巡检、精准投料、智能联动的生产闭环。这项创新不仅将生产效率提升了40%,更开创了水产种苗工业化生产的新模式。
秦春峰还介绍说道,基地在水产种苗的选育方面,主要依托中国水产科学院珠江水产研究所赵建博士团队,运用国际领先的50K育种芯片技术,通过基因组选择模型筛选优质亲本,目前已完成高抗病性快生长型乌鳢智能育种体系的定量培育,预计年选育良种亲本10万尾,年产优质鱼花2亿尾,为行业提供核心的种源保障。
秦春峰表示,站在新起点,未来将恒兴九江种业基地坚持创新驱动,打造国家级的水产业;坚持联农带农,绘制乡村振兴新图景;坚持全球视野,让中国智慧渔业方案走向世界。
“恒兴九江种业基地乌鳢智能化孵化车间在全国范围来讲,算是首家无人智能水产育苗车间落地启用投入生产的车间。”江苏大学教授陈源介绍,该车间以经济效益为主线,以稳水质、稳养殖对象、稳过程、稳预期“四稳”目标建设的。车间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AI)等技术,实现精准预防、智能投喂和自动化管理,通过这些先进技术,能实时监测车间内的水温、水质等关键指标,也实现了无人化智能投喂,最大程度确保生鱼鱼苗处于最佳生长环境。“自动化管理涵盖了车间内的水循环处理、增氧等多个环节,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人工干预可能带来的误差和风险,为大规模、高质量的育苗提供了有力保障。 ”
“智能化渔业是南海农业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南海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宁表示,希望恒兴九江种业基地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更多渔业从业者采用新技术,共同推动南海渔业向更高水平迈进。
此外,现场还举行了“省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授牌仪式。据悉,在南海区农业农村局、九江镇农业农村办公室的指导下,佛山恒兴水产种业发展有限公司成功申报并获得了“省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荣誉称号。
会后,参会人员一同参观了恒兴九江种业基地乌鳢智能化孵化车间启用,实地感受车间内先进技术所带来的高效和先进性。大家认真聆听陈源教授对车间各项智能化设备的讲解,了解如何精准采集数据、大数据怎样分析处理信息以及人工智能在鱼苗生长调控中的具体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