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辽东半岛最南端,有一座因海而兴的城市,别称滨城、浪漫之都,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现代海洋城市,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辽宁省大连市,犹如一颗珍珠,镶嵌在东北地区的最南端。在山与海的交融中,绘就了“汪洋万顷青于靛,小屿珊瑚列画屏”的美丽画卷。
大连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大连市在践行大食物观的实践中,锚定建设农业强市的目标,积极整合城乡资源要素,做优做强现代农业,不断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加快探索农产品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新路径,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返乡创业,共同推动大连市乡村振兴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
202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强调,要践行大食物观,形成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多业并举的产业体系,协同推进农产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按照“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畜头肉尾”要求,大连市围绕推动食品工业全产业链增值,加快建设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加快建立与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相适应的现代乡村产业和食品工业结构,不断增强优质原料保障能力。
因海而兴的大连最出名的特色产业便是海参。大连市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统筹推进各产业集群规模化、标准化、绿色化、精深化发展,实现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其中,海参产业集群年产值超过200亿元。
平岛,位于大连市普兰店区皮口街道西南1.7海里处,3万亩的平岛国家级海洋牧场便坐落于此。这里拥有世界公认的优质海参生长带,并设有标准化有机海参加工中心和现代海参博物馆。开车驶进岛内,车窗两边的海参养殖景象尽收眼底,各种养殖设施错落有致地摆放于水面上。
这些场景,对于大连鑫玉龙集团副总经理、海洋牧场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理事长魏东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每年最忙碌的时候,魏东就会住在岛上,和当地民众一起,同吃同住,见证海参的收获。
“我们公司的海参产业已经形成了全产业链的发展路径,不仅有养殖和生产,加工和研发也是近年来公司的发展方向。我们的加工生产中心目前已拥有完善的产品体系,实现年加工1000吨鲜海参的稳定产能,可加工盐渍海参、干海参、即食海参3大系列40余款细化产品。同时,我们成立了大连海洋大学鑫玉龙研究院,是与国内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联合设立的高级别海洋生物技术研究机构。”魏东说。
大连是海参、鲍鱼、海胆、生蚝等多种海产品的原产地和主产区,享有“海鲜名城”“辽参之都”等诸多美誉。因此,以海参为代表的海鲜产业成为大连市的特色产业。过去十几年来,大连市加快推进海洋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推动渔业从“猎捕型”向“农牧型”转变,科学发展现代海洋牧场,全力打造海上“蓝色粮仓”。
长期以来,大连市的特色产业发展都面临着产业链集聚整合力不强,真正全链深入融合的产业较少的困境。为此,近年来,大连市不断推出创新举措,在实践中“赶考”,为解决这一问题而不懈努力。
“现实出题,我们‘答卷’,大连市农业农村局不断做精做优特色产业、加快发展二三产业、创新发展乡村新产业新业态,聚集资源要素,强化创新引领,全面构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生产、经营‘三大体系’。我们力争到今年年底,大连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万元,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力争稳定在900亿元以上。”大连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