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繁体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国内发展动态 > 正文 国内发展动态
从“靠海吃海”到耕海牧鱼 ——看防城港如何做大做强海洋渔业
作者:    来源:今晚报    发布日期:2022-11-29 13:20    字体大小:【大】【中】【小】

立冬前后,广西首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防城港市白龙珍珠湾海域的深海养殖基地迎来一年中颇为繁忙的时候,工人们撸起袖子、喊着号子,合力将一兜兜沉甸甸的金鲳鱼吊入船舱,生动勾勒出一幅耕海牧渔丰收喜悦场景。

作为既沿海又沿边的城市,防城港市近年来积极贯彻落实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关于“面朝大海、向海图强”的决策部署,坚持把海洋渔业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产业来抓,让海洋渔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防城港市的地理位置好,资源丰富,一定要将深海海洋养殖做出特色和品牌效应来,创造自有海洋品牌产品,进而实现海产品产量、质量的‘双提升’,这对促进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推动现代海洋渔业产业升级、渔民稳定增收具有重大意义。”防城港市市长黄江表示。

当前,防城港正奋力打造国家沿海渔港经济区新标杆,现代海洋渔业发展情况如何,渔港经济区建设进展是否顺利,存在哪些难点需要进一步克服?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深入当地一探究竟。

珍珠湾海洋牧场的深海养殖基地,金鲳鱼丰收。图源:广西日报

立足优势向海而生 渔业产业集群崛起

缓缓展开地图,地处北部湾之滨的防城港市,优良天然港湾众多,大陆海岸线长537.79公里,约占全广西大陆海岸线的三分之一;滩涂和浅海水域广阔,强台风侵扰较少,海洋环境优良、渔业资源丰富,尤其是白龙珍珠湾海域罕见的同时拥有红树林、珊瑚礁与海草床三大典型海洋生态系统,海洋生物资源多样性高,发展海洋渔业自然资源条件得天独厚。

过去,受生产力限制,大多渔民只能“靠海吃海”,以近海捕捞、滩涂养殖为主,长期存在规模小、品种单一、模式粗放等现象,近海渔业资源、生态环境一度受到影响。“有段时间,收成越来越少,渔船越走越远。”港口区企沙镇渔民张秀芬说。

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传统生产模式绝不能再沿袭。近年来,防城港市贯彻新发展理念,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现代海洋渔业产业集群加速崛起,持续实现渔业增效、渔民增收,海洋渔业经济重新焕发生机。

打造生态“蓝色粮仓”。防城港市陆续引进海南海丰等龙头企业,深海网箱呈现倍速增长。其中,珍珠湾海域深海网箱达到900口,为广西最大的深海网箱养殖示范基地,去年产商品鱼约2.1万吨、产值约7亿元。

发展绿色循环养殖。防城港市将现代渔业养殖与光伏发电有机结合,建成“渔光互补”项目基地3个,开创了水下养殖和水上发电的双赢新模式。全市陆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车间面积达30万平方米,标准化对虾养殖池塘面积占比超85%。

大力建设海洋牧场。在白龙珍珠湾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一排排人工鱼礁格外引人注目,目前已投放人工鱼礁单体3320个。2021年,在全国64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年度评价中,该示范区获2020年度“好”等次。

维护海洋再生产能力。该市自觉把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海洋开发总布局之中,坚持开发和保护并重、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并举,近岸海域水质优良率已连续4年保持全区第一,渔业资源越来越丰富,吸引布氏鲸、长喙真海豚、勺嘴鹬等野生动物频频现身。

渔民将金鲳鱼吊上船。图源:广西日报

多措并举向海而兴 打造国家级新标杆

记者在企沙渔港经济区看到,大龙二级渔港(一期)工程、渔港配套进港航道工程等5个项目同步施工,塔吊林立、器械轰鸣、车辆穿梭,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作为防城港渔港经济区一核两港的“核心”,企沙渔港经济区一期规划建设的5个项目累计投入资金15亿元,其中有4个项目将于今年竣工。当前,二期项目前期工作扎实推进。

“项目竣工运营后,将极大改善渔港经济区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条件,从根本上解决大中型渔船进港避风补给,以及渔港渔船安全监管等问题。”防城港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梁家田介绍。

渔港经济区是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渔业产业转型升级的强有力抓手。自2021年12月10日成功创建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试点项目以来,防城港市加快推动渔港经济区建设,打造区域性鲜活水产品交易市场,建设现代化水产品加工中心、冷链仓库、信息中心和物流中心,奋力打造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新标杆。

今年5月27日,广西北部湾生鲜冷链物流园区项目投入运营,冷库库容达20万吨,是我国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冷链物流园区。目前,已有顺丰、京东等10多家龙头企业签约入驻,弥补了当地水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的短板弱项,也推进了水产品加工贸易产业的发展。

据了解,为着力解决渔港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防城港市坚持“项目为王”理念,计划实施渔港经济区基础设施重点项目49个,总投资估算为191亿元。截至目前,9个自治区统筹推进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累计完成投资27.6亿元。

“在市委市政府统筹下,防城港渔港经济区建设成效明显:2022年绩效中期评估结果排名全国第一,企沙中心渔港成功申报国家级海洋捕捞渔获物定点上岸渔港。”梁家田表示,预计到2023年,集智慧渔港、平安渔港、清洁渔港于一体的防城港渔港经济区雏形基本形成;到2025年,形成基础设施基本齐全的现代化渔港体系,二、三产业发展初步形成规模,实现年总产值约409亿元。

防城港渔港经济区,企沙渔港1号码头项目。图源:广西日报

号角吹响向海图强 构建现代渔业体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当前,防城港全市上下积极行动起来,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抢抓创建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历史机遇,充分发挥渔港经济区的引领带动作用,持续推进渔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构建现代海洋渔业产业体系,朝着加快建成中国—东盟水产品贸易加工区域性中心城市、我国西南地区最大水产品冷链物流基地的目标不断前进。

如今,防城港市海洋渔业发展势头强劲,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相比较福建福州、浙江舟山等国内渔业发达地区而言,仍存在渔港基础设施薄弱、远洋捕捞能力不足、养殖规模和品质有待提高、水产品进出口渠道堵塞等差距。

坚持问题导向,补短板强弱项,防城港该如何构建现代海洋渔业产业体系,推动现代海洋渔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对此,记者采访了有关人士。

在扩大水产品货源方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副所长吴洽儿建议,防城港市应充分利用地缘优势,加快推进建设水产品进口海关监管区,打开防城港市水产品进出口的海上通道,这是有效增加当地水产总量的关键性环节;其次,针对性制定扶持政策,通过大力引进山东、浙江等国家远洋渔业基地的远洋渔业船队公司,同时引进南海水产研究所等渔业科研机构新型探捕技术,共同开发南海深远海海域渔业。

在优化渔业结构方面,梁家田认为,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跟踪好已签约和在谈养殖项目,让其真正落地,同时走出去,到海水养殖发达地区招商引资,特别是引进有实力的、有技术的龙头企业,促进防城港市海水养殖向规模化、品质化、加工化发展。依托科技创新提质增量,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加大与水产科研院所合作力度,提高技术水平,增强创新能力。

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上,防城港市生态环境局局长阮高利表示,伴随着城市建设、沿海工业、港口码头的发展,要更加重视运用绿色生态低碳发展理念,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从源头上有效控制陆源污染物入海排放,加快建立海洋生态补偿和生态损害赔偿制度,开展海洋修复工程,让人民群众吃上绿色、安全、放心的海产品,享受到碧海蓝天、洁净沙滩。

打印本页

主办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渔机所)

沪ICP备09044632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2435号

网站保留所有权,未经许可不得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