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繁体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国内发展动态 > 正文 国内发展动态
水产养殖中底氧的重要性
作者:    来源:水产养殖网    发布日期:2020-12-16 17:28    字体大小:【大】【中】【小】

改底,通俗一点讲可以说是改善养殖水体底部环境,改良养殖水体底质。所谓“养殖先养水,养水先改底”,好的池塘底质是成功养殖的关键。

养殖是一个“污染”的过程,养殖过程产生的残饵和粪便及死藻除了一部分为池塘生物利用,大部分都沉积在池塘底部,所以随着养殖时间的推移,底部积累了大量的有机物。这些多余的有机物会引发几个的问题:

一、形成低氧环境

塘底生物氧化分解消耗大量的氧气,形成“氧债”。使处于低氧的环境,体质的下降对病害的抵御能力也会下降;

二、有害营养指标过高

过多的营养剩余,加上低氧的环境大量的兼性厌氧菌分解有机物生成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大量中间产物,这些物质有很强的毒害作用;

三、有害藻类大量出现

底质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水质的好坏。水体中藻类的繁殖所需要的营养一部分来源于底泥缓慢释放。但是过多的营养释放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同时,底部因为酸化,Ca、Mg、Fe、Mn等微量营养以不溶性盐的形式沉积于底泥难以释放,导致营养失衡,有益藻生长受抑制,喜富营养的蓝藻、甲藻等有害藻成为优势种,水质恶化;

四、有害菌快速繁殖

这种低氧气、高营养的环境弧菌等致病菌快速繁殖,这时如果处理不当很快出现肠炎甚至偷死等症状;

经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改底在养殖中的重要性。那改底是怎么影响养殖的呢?

1、改底主要目的是减少塘底的有机物,进而减少生物耗氧量和整体池塘的营养水平。底部溶氧的提高会使弧菌等厌氧菌的繁殖受到抑制,同时减少了还原性毒害物质的积累,起到稳定菌相和提高抗病力(应激减少)的作用。

2、此外池塘营养转化提高使得池塘营养水平维持在更合理的水平,富营养化水体的蓝藻生长受到抑制,对绿藻和硅藻等有益藻的生长更加有力,因此池塘的藻相更加趋于平衡。

改底的方法

一、物理改底

在实际养殖中,物理方法改底主要有三个途径,一是清塘挖淤,一般在冬季或早春等进行。这种方式比较适合碱性底质的池塘,可以只推1/2或者1/3的面积,这样既能达到改底效果,下一造培水也比较容易。二是增氧机,通过开增氧机曝气也可通过上下水层的交换改善底部环境,减缓底部黑化。三是使用沸石粉等底部改良剂,可以吸附水体中的氨氮等有害物质,但不能从根本解决底部问题。

二、生物底改

这类底改主要是通过有益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在底部形成优势种群,强力分解底部有机物,将其转化为二氧化碳、硝酸盐、硫酸盐等营养物质,供藻类吸收生长,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尤其是养殖高温期,池塘底部是污染最严重的区域,底部积累的耗氧因子往往会使底部溶解氧消耗殆尽,这些细菌在缺氧的环境中生长繁殖并不理想。虽然直接到了底部,但大部分细菌休眠或没有繁殖,甚至死亡。

三、化学改底

通过高氧化还原电位,把大分子有机物氧化成小分子有机物,利于微生物分解,同时提高池塘底部氧化电位,减少氨氮亚硝酸盐的蓄积。同时释放氧气,增加池塘溶氧,在阴雨天气可有效防控水产动物缺氧。

氧化性底改一般不能直接将大分子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只是改变了有机物的状态,最终还是需要通过有益微生物的作用彻底分解。

目前,化学改底主要是过硫酸氢钾,过硫酸氢钾在改底的过程中不会产生有毒有害物质,其超强的氧化能力不仅能够杀死底部的弧菌,还能够氧化底部有机质,破坏弧菌的生长环境,同时在氧化的过程中产生氧气,起到一定的增氧效果。(出处: 魏建刚说养虾)

打印本页

主办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渔机所)

沪ICP备09044632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2435号

网站保留所有权,未经许可不得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