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繁体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国际发展动态 > 正文 国际发展动态
AI上船!让渔获加工效率成倍提升
作者:1号灯塔    来源:1号灯塔    发布日期:2025-08-27 17:25    字体大小:【大】【中】【小】

人工智能(AI)正在逐步改变渔业和海鲜加工的各个环节。从捕捞监测、船舶运行到船上和岸上加工,AI正帮助行业提升作业效率并改善产品质量。尽管AI在船上加工中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但一些设备制造商和技术公司已经开始尝试,将其用于优化加工流程、减少浪费,并提高最终产品价值。

在船上加工领域,丹麦公司 Carsoe 长期为远洋渔船提供全流程加工系统,覆盖从渔获上船到港口卸货的各个环节。该公司通过引入AI技术,分析设备运行数据,以优化加工工艺、减少质量差异,并形成可供船员参考的标准化操作方案。Carsoe指出,即便使用相同的设备,不同船只或不同操作人员操作下的产品质量仍存在差异。过去,工艺调整主要依赖船员经验,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质量波动。引入AI后,系统能够分析多艘船的数据,找出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工艺参数。当烹煮或冷冻温度需要调整时,系统可以向操作员发出提示,甚至自动完成调整,以确保加工质量一致。通过多船数据分析和工艺优化,Carsoe预计可在不增加硬件投入的情况下提升产品质量。模型数据显示,优化加工工艺可带来3%-5%的产品价格提升,同时降低设备磨损、减少人工和燃油消耗,并缩短船上作业时间。此外,AI的引入还帮助船东根据渔获质量进行决策,而不仅仅依赖捕捞量。例如,当渔获速度过快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时,系统会提示船长延迟投网,让加工系统先处理现有渔获,从而平衡效率与质量。

在岸上加工和供应链管理方面,加拿大的ThisFish公司正在开发基于AI的数字化解决方案,聚焦加工可视化和供应链追溯。该公司软件可以跟踪渔获从船舶到加工厂、冷库及运输环节的全流程,并可接入外部数据库识别可疑的IUU(非法、未报告、无管制)渔获。通过实时收集和整合数据,企业能够更精准地管理库存、优化供应链并提升产品可追溯性。此外,ThisFish还在研发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自动分级系统。系统通过高速摄像头扫描鱼片,实时识别开缝、塌陷等缺陷,并将不同等级的鱼片自动分流到对应生产线。该公司还与合作伙伴开发算法,可根据物种、大小和品质,对三文鱼进行自动分级,从而实现加工环节的效率提升与产品质量稳定。

尽管AI在渔业中的应用仍处于探索阶段,但其技术潜力正在逐步显现。以Carsoe和ThisFish的实践为例,无论是在船上加工环节,还是在岸上追溯和供应链管理方面,AI和大数据正引导渔业从单纯追求捕捞数量向注重产品质量和价值转型,同时优化操作流程和成本管理。借助智能分析和实时指导,渔民能够更合理地安排捕捞计划,加工企业也能更高效地作业,从而提升整个产业链的收益和可持续性。

打印本页

主办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渔机所)

沪ICP备09044632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2435号

网站保留所有权,未经许可不得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