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繁体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国际发展动态 > 正文 国际发展动态
挪威打造海鲜“冷藏隔间”,小型渔船运输升级!
作者:    来源:1号灯塔    发布日期:2025-05-23 09:55    字体大小:【大】【中】【小】

挪威推出了一种专为小型渔船设计的节能制冷系统,有望解决船上缺乏冷藏设施的问题,减少海鲜损耗与燃油成本。

渔获在捕捞、运输和处理环节中的损耗,是全球水产行业长期存在的问题。全球约有30%的水产品因保存不当被浪费,其中温度控制是影响质量和保鲜期的关键因素之一。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数据,2022年全球约有490万艘渔船,其中约89%是船长不足12米的小型渔船。这类渔船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尤为常见,承担着大量近海捕捞任务。然而,许多小型渔船缺乏有效的冷链设施,导致渔获在高温环境下迅速变质,品质和市场价值大打折扣。在部分地区,小型渔船采用冰块或冰水混合物进行渔获冷却。然而,这种方法在高温环境下效果有限,且对冰的供应和储存提出了较高要求。此外,小船因为结构和空间限制,无法像大型船那样安装复杂的冷却系统,传统冷却系统体积大、能耗高,小型渔船往往难以承担。为应对这一难题,挪威公司HAV Kjølesystemer和Cadio AS开发出一种适用于小型渔船的紧凑型冷却系统。该系统采用天然冷媒二氧化碳,制冷能力为8kW,能够在恶劣海况下稳定运作。系统会对渔获水箱中的海水进行冷却和循环,为渔获提供恒温低温海水环境。例如,鱼类温度可从5°C降至1°C,使保鲜期延长一周左右。系统的一大亮点是为海螯虾等甲壳类设计的“独立隔间”,每只虾被垂直放置在独立小格中,沉浸在循环冷却的海水中,既避免了相互碰撞,也减轻了因水温变化带来的应激反应。尤其在夏季,船舱温度可能高达25°C或更高,这种高温会让海鲜应激,导致死亡率升高。通过恒温冷却,这一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打印本页

主办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渔机所)

沪ICP备09044632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2435号

网站保留所有权,未经许可不得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