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繁体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国际发展动态 > 正文 国际发展动态
海洋酸化最新研究报告发布
作者:管理员    来源:渔机所    发布日期:2010-11-17 00:00    字体大小:【大】【中】【小】

根据最新研究报告,即使将来二氧化碳排放不再进一步增加,人为的海洋酸化仍将对商业性的海洋贝类渔业产生长久而深远的影响。最新证据显示,海水化学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只有大幅度减少矿物燃油的使用和森林的砍伐才可能有助于恢复海洋健康。新的“海洋酸化问题解答”指南指出,目前的海洋酸化速度比5500万年前大量海洋物种遭到灭绝时候的海洋酸化速度还快10倍。如果保持目前的海洋酸化速度,到2050年大量的海洋生物将受到严重损害。

“海洋酸化问题解答”指南由海洋酸化资源共享联盟(RUG)汇集了30多位世界顶级的海洋科学家编写而成。该指南指出,人为引起的二氧化碳排放可通过增加海水中的溶解二氧化碳浓度以及减小海水pH值和碳酸根离子的浓度使海洋化学发生改变。碳酸根离子的减少具有重大的生物学意义,因为它可影响海洋生物的钙质壳以及骨骼形成的速度。而实验室研究显示,包括有商业重要价值的贻贝和牡蛎在内的软体动物对这些变化尤其敏感。

当前,世界各处均在发生海洋酸化、气候变化,但某些地区所受影响将更为快速和严重。根据报告,北冰洋将成为酸化发生最快的地区,并对众多海洋生命尤其是贝类造成不良影响。报告声称,如果二氧化碳水平按目前的速度继续上升,那么到2050年半个北冰洋的海水化学成分将被改变。

(来源:www.worldfishing.net)
 

打印本页

主办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渔机所)

沪ICP备09044632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2435号

网站保留所有权,未经许可不得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