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发现,栖息在地球上不同沿海地区的灰真鲨种群和短尾真鲨种群是两种分开独立的种群。科学家们分析了从全球水域中收集的将近400条鲨鱼的线粒体DNA。结果发现,这些鲨鱼种群间的遗传差异可让科学家们追溯在亚洲市场销售的鲨鱼鱼鳍的真实来源,从而可以对鲨鱼实施更有效的区域性监测和管理。
灰真鲨和短尾真鲨都是海洋中的顶级猎食者,但因为鱼鳍贸易而被过度捕捞。灰真鲨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西大西洋中的“濒危物种”。由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带领的一个研究小组在濒危物种研究杂志上发表的两篇文章中公布了他们的发现结果。通过分析继承自母亲的部分基因组,研究人员就可以检测出生活在不同大陆的鲨鱼之间的区别,实际上这就是鲨鱼的DNA区域代码。这个研究结果显示,成年雌性鲨鱼会忠诚地在它们出生的地区产仔。如果捕捞过度,鲨鱼种群将会崩溃,通过其它区域鲨鱼的移居进行种群补充是绝不可能的。通过使用DNA代码,人们可以辨别交易量最大的鲨鱼种源群体,从而对它们进行优化管理。此类DNA测试可用来追溯这两种鲨鱼鱼鳍的源头。
(本网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