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繁体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国际发展动态 > 正文 国际发展动态
最新研究表明海水酸化威胁食用鱼生存
作者:管理员    来源:渔机所    发布日期:2011-12-14 00:00    字体大小:【大】【中】【小】

  一个国际研究小组最近证实,二氧化碳增多导致的海水酸化会对鳕鱼等食用鱼类造成严重威胁。

  人类活动大量排放二氧化碳,海洋过量吸收二氧化碳后会导致海水酸化。德国莱布尼茨海洋科学研究所11日发布新闻公报介绍说,之前研究人员主要将精力集中于有钙化物甲壳的海洋生物,因为海水酸化对这类生物的生存威胁较大。然而,由该机构领衔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发现,一些食用鱼类的幼鱼受海水酸度变化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

  研究人员将鳕鱼的幼鱼置于3种二氧化碳浓度不同的海水环境中,观察这些幼鱼孵出后7个星期的变化。这3种海水的二氧化碳浓度分别为当前海水的浓度、下世纪末可能达到的浓度值以及极端情况下可能出现的极高值。

  参与研究的安德烈娅弗罗梅尔说,系列实验结果显示,鳕鱼的幼鱼特别容易受到海水pH值变化的影响。实验中,鳕鱼幼鱼的器官组织会出现损伤,有时损伤甚至致命。弗罗梅尔解释说,鳕鱼的幼鱼在发育过程中机体损耗较大,特别容易受到环境变化的影响,尤其是在机体调节酸碱度的能力尚未发育完全之时。遭受人类过度捕捞后,食用鱼的幼鱼存活率对种群的生存至关重要,而海水酸化却起到“雪上加霜”的作用,令幼鱼的存活几率进一步减小。

(本网编译)

 

打印本页

主办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渔机所)

沪ICP备09044632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2435号

网站保留所有权,未经许可不得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