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挪威研究人员最近已成功地在养殖条件下使龙虾叶状幼体的成活率翻番。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挪威的野生龙虾捕获量约在每年1000吨左右。如今,这一数量已减少了95%。数量大幅下降促使投放大量的幼小龙虾成为了海洋放牧计划中的一部分。这一突破是挪威Norsk Hummer公司和SINTEF研究集团等机构的合作下取得的,该公司致力于龙虾养殖设施已有二十多年。据透露,成功的关键在于温度。
在自然界,龙虾叶状幼体的发育率取决于水温。尽管一只雌龙虾能够产出上万的叶状幼体,但挪威沿海的龙虾总产量却是相对较低的。原因在于水温低以及被其它甲壳类和鱼类猎食。以前一直存在的问题是叶状幼体阶段的龙虾存活率低,它们对食物非常挑剔,而且,如果食物较少或没有食物时,它们往往显现出同类相食的倾向。研究人员面对的最大挑战是找到最佳的开口饲料。他们现在正处在取得突破的关键时刻。研究人员首先通过使用研制的新饲料试验减少了同类相食的情况的发生,在喂以新饲料的同时,还通过养殖环境中不断产生气泡来阻止龙虾靠得太近。
SINTEF研究集团已在许多种海鱼的养殖中采用桡足虫作为开口饲料,这一次又应用到了龙虾叶状幼体的养殖中,而这又足以鼓励他们开始规划大规模的活饵生产。
(本网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