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安装就位!”
近日,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平台——“海基二号”平台海上安装就位,刷新了作业水深、高度、重量等多项亚洲纪录,对于提高能源自给率、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这座重量超5万吨的钢铁巨物能够成功入海,背后离不开“海南力量”——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最新海洋科技的助推。
2022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了解海洋观测设备与信息服务系统研发应用情况,连线“深海一号”作业平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海洋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任务。要推动海洋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把装备制造牢牢抓在自己手里,努力用我们自己的装备开发油气资源,提高能源自给率,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嘱托声声入耳,壮志铭刻于心。近年来,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牢记嘱托,充分利用海南的“深度”优势,聚焦“深海”和“南繁(水产)”等领域,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进“智慧海洋”建设,做好“向海图强”大文章,服务海洋强国战略。
近日,位于三亚市崖州湾科技城的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科研人员对设备进行维护。海南日报记者 王程龙 摄
01攻坚克难
一批重大深海技术和平台投用
随着实时通讯潜标、水下滑翔机等设备投入海中、同步启动运作,一张“监测网”在海底铺展开来,海洋的流速、温度等信息被一一详细记录,蓝色海洋从此变幻“有测”。
“这是海洋立体观测技术。”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教授周春介绍,2022年,他们依托该技术初步建立了海洋大数据中心,服务保障国家重大战略,“海洋大数据中心可以提供长期稳定的海洋观测数据、测试环境及应用场景,促进海洋数据的研究和业务化应用。”
“海基二号”平台的海上安装就得益于海洋大数据中心的建立。“海基二号”平台所处区域暗流涌动,如果在焊接等安装过程中遭遇内波,会造成极大安全隐患和重大经济损失。海洋大数据中心可以提供精细化的内波预报信息保障,对施工期间海洋内波进行精准预测,锁定最佳安装气候窗口。
当前,该院牵头启动了数据更全面、功能更强大的海洋大数据中心(一期)项目建设,融合崖州湾科技城其他入驻科研机构对海洋的观测数据,通过共建、共享、共赢的模式,把海基、天基、岸基等不同类型的观测数据交叉融合,优势互补,针对各行各业的需求,定制化开展数据产品研发工作,支撑我国海洋强国和海南自贸港建设。
一项项新技术取得突破,一个个新平台也陆续启用。
去年10月,中国海洋大学参与共建的崖州湾科技城深海科技创新公共平台试运行。今年1月,该院正式入驻平台的8号楼和9号楼,建筑面积达2.8万余平方米,目前2089台(套)设备已完成采购。
该新平台的启用,能为海洋科研带来什么便利?周春介绍,每次出海科考都需要进行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以前由于没有大型平台可用,无法就地进行大规模的联合调试和维修等准备工作,有时甚至需要去青岛等地把设备调试好后,再运来海南投入使用。
“如今,我们拥有了更大的科研空间载体,更多、更先进的配套辅助设备,大大提升了科研效率,将有力地促进海洋大数据中心(一期)的加速建成。”周春说。
俯瞰深海科技创新公共平台,周围簇拥多座单体实验建筑。该平台方圆5公里内,浙江大学(海南)先进技术与产业创新平台、三亚南山港公共科考码头、深海装备加工与装配中心等深海科研平台历经数年建设,已形成一定的建设规模。
“大型平台和先进装备的使用,叠加海南自贸港一系列优惠政策,使得我们以后开展科研工作更加方便,迈向深海的步伐也将更快、更坚定。”周春感慨道。
02产学研融合
多个热带水产新品种面世
打开机器、点亮灯光、旋转按钮,将镜头对准培养皿中的东星斑种苗。在荧光体视显微镜下,鱼儿身上的特性一览无遗。
“你看,鱼儿红色的肌肤上聚集着不少黑色的点,那是黑色素,说明这个时期它正在进行体色的转变。”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副教授叶质挑选了一批新的东星斑种苗,观察东星斑体色变化的规律,以培育出更优良的新品种。
海南受权管辖海洋面积全国最大,而且全国绝大部分深海都在海南,发展深海科技和海洋产业优势明显。该院因地制宜,优选具有热带特色、经济价值较高的“两鱼一虾”(金鲳鱼、东星斑和南美白对虾)作为水产南繁的主要研究对象,勇闯深海水产这片新蓝海,打造种源自主可控的水产“中国芯”。
过去,石斑鱼的养殖一直都在深海渔排里,需要两到三年才能长成,受温度、病虫害等多种因素影响,成活率始终不高,养殖成本也不低。如果能将石斑鱼从深海转移到室内养殖,养殖企业将大大减少养殖成本并拉升经济效益。经过3年多不断实验和集中攻关,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已经实现了东星斑的室内全人工繁育。
“我们也在进行东星斑新品种的培育工作。”叶质介绍,该院先后开发了东星斑亲缘关系分子溯源等多项全新的分子育种技术,搭建起全基因组选育技术平台,培育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中。
“我们通过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迅速收集了来自全球各地的种质资源,建立起了‘两鱼一虾’的核心育种群体,并与海南晨海水产、壬海水产等企业建立密切合作关系,实现产学研有机结合。”叶质告诉海南日报记者,他们已培育出国家审定的首个金鲳鱼新品种“晨海1号”,选育出第一代速生高抗南美白对虾新品系,服务养殖企业(户)百余家,产生直接经济效益2亿余元。
据介绍,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组建攻关团队,同步开展了远海岛礁海域海洋牧场鱼类相关养殖技术研究,推进深海网箱装备研发和产业化应用。目前,“热带网箱养殖鱼类表型智慧测定平台构建及示范”已获批立项。
目前,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已聚集海洋产业类企业上千家,不断向海洋要空间、要资源、要效益。“海南热带气候适合海水鱼繁育,一年11个月皆可生产;良好的海洋生态环境,也是海水鱼繁育的天然宝地。”已入驻崖州湾科技城多年的晨海水产董事长蔡春有对未来充满信心,“相信能够在这片新蓝海中闯出一片新天地。”
03引育并举
一批海洋科技人才集聚
“原来海洋科考要使用这么多的先进设备,每个环节都如此重要。”登上“东方红3”船,从南山港出发,参与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研究生沉浸式科研训练与实践活动的海南专项研究生江源十分感慨,这是他第一次有机会近距离地“接触”深海,了解海洋科考。
为更好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2020年以来,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部署资源与环境等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急需的8个优势学科专业,加大力度培养一批年轻的海洋科技人才,累计招收海南专项研究生1600余名。
“我们强化与国家战略、海南产业需求高度契合的15个导师团队建设,积极开展‘研究院-知名企业’联合培养计划,激发产学研协同效能,致力成为科教融汇、产教融合的先行示范和推动深海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的排头兵。”该院相关负责人说。
教学科研用海项目(700亩海域、4万平方公里空域、岸基配套实验室)开工建设;“深远海立体观测海上试验平台”预计今年夏天投入使用……多平台协同推进,如今,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着力构建的国内顶尖、“海-陆-空”多学科交叉的科教产教实训平台逐步成型,进一步深化产学研用融通创新,厚植人才集聚发展优势。
该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聚焦海洋科技自立自强,大力推进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培养一流海洋高层次人才,突破一批海洋科技“卡脖子”技术。
当前,崖州湾科技城也在用足用好“海南专项”支持政策,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同时加大力度引进高水平科研团队,加强成果转化应用,深入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探索打造崖州湾科教融汇示范区,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强大支撑。
2024海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海洋生产总值突破3100亿元,用10年时间再造一个“海上海南”,加快迈向海洋强省。
未来,一艘艘科考船将不断从三亚出发,劈波斩浪、勇往直前,驶向浩瀚无垠的深海,让“海上海南”的愿景逐渐变为实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