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繁体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国内发展动态 > 正文 国内发展动态
科技领航现代渔业打造渔业数据枢纽
作者:    来源:RURAL VITALIZATION    发布日期:2022-08-10 10:25    字体大小:【大】【中】【小】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工程研究所(以下简称“渔工所”)作为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信息化管理的主要技术支撑单位,在渔业信息工程、渔港与渔场工程、渔业防灾减灾等专业领域中学科特色突出。特别是在渔业信息化领域,为我国渔业信息化科技攻关和政务服务水平提升做出了突出贡献。

渔业渔政管理信息化应用的主视窗

渔工所长期深耕渔业渔政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应用,已经成长为政府协调渔业行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公益性技术支撑力量。多年来,渔工所参与建设并维护着一批覆盖全国业务的重大渔业渔政信息平台,包括中国渔政管理指挥系统、全国渔港建设信息管理系统、渔船渔港动态监控管理系统异地容灾备份中心等,业务辐射影响力不断加深、信息系统体系化发展水平持续提高,充分满足了各级渔业渔政管理部门的电子政务和监督管理需求。以中国渔政管理指挥系统为例,其拥有32个子系统、60余项业务模块,涉及船网工具指标、渔船登记、渔船检验、捕捞许可、渔政执法、安全应急等全流程管理环节,支撑从中央到县市3000余个渔业部门机构对33万艘渔船和84万渔业船员开展综合管理,系统运行15年来累计数据量超过1亿条、办件量超过860万件,实现了以渔船管理业务为核心的渔业渔政管理全流程电子化,大幅提高了我国渔业现代化治理水平和行政执法管理效率。

渔业渔政大数据汇聚融合的总枢纽

渔工所加快应用“云、大、物、智、移”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渔业行业多维数据集散枢纽,前瞻性开展渔业管理和科学大数据研究,深挖数据价值为政府决策服务、为产业发展赋能。自2017年起,渔工所承担渔船渔港动态监控管理系统异地容灾备份中心的建设运行管理以及数据分析产品研发工作。该中心实现了沿海各地渔船渔港动态数据的集中备份、实时交换与统计分析,扭转了沿海各省间的动态数据“跨省不可见”的被动局面。截至2021年9月,该中心保存数据总量5.9TB,累计动态船位数据15.5亿余条,累计向沿海各地区推送数据42.2亿余条,日均渔船终端报位数据量达450万余条。同时,渔工所长期参与建设国家渔业科学数据平台,立足长江、西藏、西北流域渔业资源与环境调查专项,渔业基础性长期性专项等重大工程,开展科学数据交汇和应用,通过优质数据支撑了重要水域渔业资源调查评估、重要水域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主要渔业种质资源鉴定评价等关键性任务落地。随着管理和科学大数据不断汇聚积累,渔工所秉承开拓创新精神,深入研究具有渔业特色的大数据模型和工具,对基础数据进行整合、挖掘、分析,形成的渔业大数据产品在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经营服务、质量溯源等方面初显成效,有效促进了渔业渔区加快步入安全、绿色、可持续的现代化发展阶段。

现代海洋渔业通导装备创新的孵化器

形成“支撑科研两手抓”的特色信息化建设模式

渔工所践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渔业高质量发展”的历史使命,充分发挥渔业信息化专业优势,紧密围绕渔船渔港管理改革、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渔业生态资源养护、渔船安全监管与应急等中央重大举措,以各级渔业渔政管理需求定向领航现代信息技术科研攻关和推广应用,建设了一批“实战管用、部门爱用、群众受用”的渔业信息化系统平台。另一方面,渔工所深刻认识到科研工作的“增幅器”效应,从提升产业效能、便利公共服务等角度,不断探索传统渔业生产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可行性,催生出渔业船联网、渔船行为大数据解析、世界渔图等一批新概念,为新形势下政府做好渔业宏观调控、监督管理等工作提供了思路启发和经验借鉴。经过长期工作实践,渔工所已经形成了“支撑科研两手抓”的特色信息化建设模式。未来,该所将延续这一良性循环,以支撑促科研、以科研强支撑,努力成为国内一流的管理型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

打印本页

主办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渔机所)

沪ICP备09044632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2435号

网站保留所有权,未经许可不得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