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繁体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国内发展动态 > 正文 国内发展动态
最关注:聚焦生态精准智能融合,推进海洋牧场有序发展
作者:    来源:大众日报    发布日期:2021-02-28 16:11    字体大小:【大】【中】【小】

海洋蕴藏着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作为海洋大省,山东把推进海洋牧场建设作为实现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海洋强省的有力抓手,截至2020年底,已建设海洋牧场7.9万公顷,其中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54个,占全国近40%。2020年海洋牧场综合经济收入超过2500亿元。”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杨红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

建设海洋牧场,是实现环境保护、生境修复、资源养护和渔业资源持续产出等多元目标的有效途径。杨红生说,在山东,不仅海洋牧场生态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其信息化、装备化和智能化水平也显著提升,所有试点牧场实现可视、可测、可控、可预警,且对渔业经济、海洋二三产业的带动能力大幅提高,规模效应显现,综合产出增加,渔民收入实现持续稳定增长。“推进海洋牧场建设,山东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杨红生分析,从自然条件看,山东海岸线长3345公里、占全国1/6,沿海资源丰度指数全国第一;从科研力量看,集聚了全国约1/6的海洋领域院士、全国近1/3的海洋科技人才,拥有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等55所省级以上海洋科研教学机构,236个省级以上海洋科技平台;从产业基础看,拥有完整的上下游链条,在海洋牧场构建原理与工程技术等方面积累深厚,具备相当的成果转化能力,集聚了几百家涉海企业,凸显了产业规模效应。

但是,应该看到,同全国一样,山东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刚刚起步,科技支撑薄弱、工程和信息技术支撑能力有限等一系列问题为海洋牧场的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挑战。“存在着低水平、同质化的现象,且先进的技术、装备、设施多被西方发达国家垄断,还需依赖进口。”杨红生坦言。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和新问题,未来如何建好海洋牧场?在杨红生看来,理念是坚持的方向,科技是支撑的力量,二者缺一不可,必须要修炼好这两大内功,推动以“生态、精准、智能、融合”为特征的现代化海洋牧场科学有序发展。

在建设理念方面,要坚持“生态优先、陆海统筹、三产贯通、四化同步”的海洋牧场建设理念,将大型海湾、群岛海域、河口滩涂或内陆大型湖泊作为一个整体,从近海和内陆水域“全域型”保护和持续利用角度出发,实施“全域型”现代化水域牧场试点示范。在科技创新方面,要强化物联网、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的支撑作用,为海洋牧场科学选址、规划布局提供参考。重点突破“全域型”海洋牧场人工生境的系统化精准构建技术,提升人工鱼礁的亲生物性能,实现海草床、牡蛎礁、海藻场等典型渔业生境的有效恢复。构建适宜不同海区特点的食物网结构优化体系,构建海洋牧场生物资源可持续开发、管理利用技术方案,并针对经济生物行为特性,开发工程化、机械化、智能化采捕装备。建立可复制、可推广的“全域型”海洋牧场“科学选址-生境营造-资源养护-安全保障-融合发展”技术体系,实现新理念、新装备、新技术、新模式的突破,支撑海洋牧场科学有序发展。

“在不断提升海洋牧场环境保护功能的基础上,还要着力培育‘全域型’海洋牧场新业态,实施海洋牧场与新能源、海洋牧场与文化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杨红生建议,要研发渔业资源增殖型风机基座,开发环境友好型风机装备,研制多功能海洋牧场休闲平台,在保障环境和资源安全的前提下,推进海洋牧场与风力发电、光伏发电、波浪发电、休闲垂钓、生态旅游等融合发展,打造三产融合、渔能融合、渔旅融合等发展模式,探索建设水上城市综合体,开创“水下产出绿色产品,水上产出清洁能源”的新局面,为实现国家碳中和目标提供陆海统筹方案,实现现代化“全域型”海洋牧场高质量发展。

打印本页

主办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渔机所)

沪ICP备09044632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2435号

网站保留所有权,未经许可不得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