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鲆鲽类工厂化养殖,开创于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尚不到20年,但发展速度很快,已经达到相当大的规模,使我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一鲆鲽类养殖大国。“但并不能以此满足,我们要迎接鲆鲽类养殖工业化新时代的到来。”鲆鲽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雷霁霖近日在青岛召开的第一届全国鲆鲽类产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上表示。
20世纪90年代初,当我国绝大部分海水养殖项目仍处于传统模式之下时,鲆鲽类养殖在有关科研单位的支持下较早地突破传统,开辟了“温室大棚+深井海水”初级工厂化养殖模式,寻得了我国海水鱼类工厂化养殖的先机。但是,近年来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各个产区的养殖面积无序扩大、养殖密度不断增加,造成深井海水的过度开采,更严重的是,至今还有一些养殖厂家仍在继续使用冰鲜饲料,致使养殖水源供不应求、生态环境和产业的持续发展受到了严重威胁。“为了使产业走出困境,促进其自身的平衡发展,非常有必要对鲆鲽类产业进行全面的改造、升级,以便迅速改变无度消耗资源、低水平运转的局面,这就是当前该产业面临转型期的根本原因所在。”雷霁霖院士表示。
当前,在工农业生产、技术经济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国内外的产业技术革新与革命风起云涌,又给鲆鲽类产业带来了一个难得的机遇,获得了由初级工厂化养殖向高级工业化养殖转型的大好时机。现有的鲆鲽类养殖,无论从形式到内容上都已具备了准工业化养殖的初步基础。雷霁霖院士认为,为促进鲆鲽类产业达到更加理想的转型效果,首先需要官、产、学、研各界统一认识,提出一个切合实际、科学合理的工业化转型、提升方案,然后通过大协作方式推动全盘计划的实施。
我国鲆鲽类的初级工厂化生产,已经有了相当大的产业规模和技术基础。可以在工业化思路的指引下,确立节能减排、低碳养殖、质量安全的战略发展目标,整合各类软硬件资源和生产要素,通过海基和陆基两条路径,遵循“研究、集成、配套、组装”的设计理念和创新的“四化养殖”(装备工程化、技术现代化、养殖工厂化、管理工业化)技术,首先在北方沿海的鲆鲽类主产区做出封闭式循环系统养殖样板,然后实施宏观规划、合理布局、逐步向全国沿海推广,在我国全面构架起符合国情的、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鲆鲽类工业化养殖大产业。
为此,雷霁霖院士提出了具体的构建方案。一是陆基型集约化养殖。以大菱鲆、牙鲆和半滑舌鳎为第一批工业化养殖示范品种,依托国家重大专项和国家产业技术两大项目先试先行,建立起全循环养殖系统。这是我国由当前开放式流水养殖方式直接转向工业化养殖方式的一条必由之路。二是海基型牧业化养殖。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大前提下,尽早重点培育一批低碳型的海基养殖产业,包括人工鱼礁区的放流增殖、鲆鲽类专用网箱养殖和沿岸循环水池塘养殖。建成一批海基型的样板工程,作为今后鱼类生态养殖的另一条重要路径。
为加快鲆鲽类养殖技术的转型升级,促进工业化养殖时代的早日到来,雷霁霖院士认为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是要研究支撑海基和陆基主产业的系统装备和高新技术,实现其集成、配套、组装、安全、高效运行。在养殖与生物技术方面,包括新品种选育、高效专用配合饲料研制、疫苗研制与流行病防控、系统自动控制等,都需要得到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科技支撑已不仅是单一的生物技术,而应该起到生物科学与工程技术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协同支撑作用,才可显现出更完美的工程与生态效果。
雷霁霖院士认为,优良的品种、先进的养殖模式、成功的营销策略是发展一项养殖大产业的必备条件。他希望业界人士主动抓住宝贵的时机,加速推进循环水养殖系统、配合饲料、人工疫苗、产品追溯等系列技术的研究与提升,使鲆鲽类养殖能早日投入全循环系统中运行。在未来一段时间,其他鱼类也可以照此样板转型升级,最终达到工业化的养殖水平。
(来源:中国海洋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