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国内第三艘南极磷虾捕捞加工船“甬利”号在象山石浦港顺利下水。这是我国首艘完全自主研发设计的南极磷虾捕捞加工船,标志着我国在极地渔业装备领域实现重大突破。“甬利”号总长138.8米、型宽24米、吃水8.7米,载重1.58万吨,排水量超过2万吨,总投资达6.5亿元。该船由欧亚远洋渔业公司投资,宁波博大船业有限公司承建,武汉船舶设计研究院承担总体关键技术研发,建造标准对标国际先进水平。
“甬利”号采用先进的连续泵吸捕捞系统和现代化、智能化加工流水线,可实现捕捞与初加工一体化功能。日加工能力达800吨,日最大捕捞量可达1,000吨,年捕捞量约8万吨,被誉为“海上的磷虾加工厂”。南极磷虾在低温下生长,必须在捕捞后两个半小时内完成加工,“甬利”号的全流程作业模式正好满足这一要求。船上配备世界领先的捕捞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可实现从捕捞、初加工到冷冻、成品包装的全链条作业。产品包括虾油、虾粉、冻虾、虾仁等多类型,预计年销售收入达5.26亿元,投产后3年内即可收回成本。
传统磷虾捕捞船采用拖网形式,而“甬利”号采用尾部两舷侧双桁架拖网、连续泵吸捕捞作业方式,实现不间断捕捞作业,极大提高了作业效率和产品质量。南极磷虾是地球上资源量最大的单种生物之一,富含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具有极高的经济与科研价值,在食品、保健品、医药等领域前景广阔。宁波欧亚远洋渔业有限公司自2017年起布局南极磷虾捕捞,历经3年筹备、5年建造,克服重重技术难关,终于实现了这艘巨轮的成功下水。接下来,“甬利”号将进入后续调试阶段,开展起装作业、系泊实验、倾斜实验、航行实验及捕捞系统专项实验,预计明年正式开赴南极海域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