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拥有着众多岛屿与峡湾,海岸线狭长;寒冷的北极水域与温暖的墨西哥湾流交汇,在这里形成了一块营养丰富、温度适宜的水域。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养育出了来自大自然的馈赠——挪威三文鱼。
作为世界上最早开展三文鱼养殖的国家,挪威自上世纪70年代起便开始在天然海域里人工养殖三文鱼。如今,挪威已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大西洋三文鱼养殖生产国,三文鱼出口到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除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严谨科学的养殖方式,先进高效的三文鱼加工也是保障挪威三文鱼出品优质新鲜的关键。凭借超过50年的养殖经验,挪威已建立起高度自动化、高效运作的三文鱼加工体系,挪威三文鱼从捕捞到完成加工,仅需 6-8小时。这一高效流程确保了挪威三文鱼能够保持最新鲜的状态,随后被运往全球市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6-8小时。
第一站:海上捕捞与运输
当挪威三文鱼生长至达到上市规格后,便会被捕捞,并通过专门的活鱼运输船运送至加工厂。船只配备了特殊的水舱,能够根据水体环境调整为开舱或闭舱模式,以确保鱼类健康。运输过程中,所有操作均需符合挪威食品安全局(FSA)的严格规定,且由受过专业培训的人员全程看护,保障三文鱼在运输中的健康和福祉。
第二站:暂养池静养,确保品质
到达加工厂后,挪威三文鱼不会立即进行加工,而是先被放入暂养池进行短暂的“静养”期。在此阶段,鱼类会停止进食,以确保进入加工环节时肠胃干净。
第三站:自动化加工,快速锁鲜
进入加工厂后,挪威三文鱼会经历一系列自动化处理工序:
电晕处理、降温:采用电晕技术使三文鱼进入无痛状态,同时进行快速降温,以保持鱼肉的新鲜度。
放血、去内脏:通过精准切割腮部与喉咙放血,随后进行去内脏处理。
清洗、质量筛选:清洗后的三文鱼需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用于出口的三文鱼表面光滑、无划痕和碰撞痕迹。
包装:合格的三文鱼按会被放入装有冰块的保鲜包装,确保在运输过程中维持不超过4°C的低温环境。
第四站:“三文鱼护照”
每一条经过严格筛选的挪威三文鱼都会获得专属的“三文鱼护照”,记录其生产日期、产地、处理方式等关键信息,以便全球市场的追溯管理。
在这6-8小时的高效加工流程后,打包好的三文鱼会进入冷链运输系统。挪威三文鱼出口至中国市场主要通过空运,以最大程度缩短运输时间,确保三文鱼的新鲜度。
从挪威海域到中国餐桌,尽享极致新鲜
挪威三文鱼进入中国市场已经超过30年。在中国市场的需求持续增长,数据显示,2025年1至2月,挪威向中国市场出口了11,033吨三文鱼,出口额高达12.93亿挪威克朗,同比分别增长70%和42%,创下历史同期最高出口纪录。
在中国市场,挪威新鲜三文鱼大部分用于生食,如刺身和寿司,因此鱼肉的新鲜度至关重要。而挪威三文鱼从捕捞到加工再仅需6-8小时,这一极速加工流程能够锁住鲜美,让中国消费者品尝的每一口挪威三文鱼都尽享新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