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繁体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国际发展动态 > 正文 国际发展动态
能抗百年一遇风暴!Utror深海养殖场最新细节曝光
作者:壹渔业    来源:壹渔业    发布日期:2025-10-15 12:32    字体大小:【大】【中】【小】

挪威海上养殖公司Utror正在开发一种创新的可下沉式海上养殖系统,计划在挪威中部海岸外的北大西洋建设大规模养殖场,实现年产240万尾大西洋鲑。该装置借鉴海上石油和天然气平台的技术设计,能够在深海极端海况下运行。

Utror的海上养殖概念以半潜式钢结构为基础,采用与部分海上油气设施相同的技术。养殖系统长300米、宽55米,正常运行时干舷为20米。生产部分可下沉至水下30-60米深度,以避开最强水流和鱼虱最活跃的上层水域。整个单元分为六个养殖区,每区可养殖约40万尾鱼。投放时鱼重约600克,在海水温度7–12℃的环境下,预计可在10个月内长至上市规格。在养殖周期内,装置始终保持在水下,不会浮出水面;只有投喂系统、死鱼收集设备以及控制室等功能设施位于水面上方。在鱼群全部收获后,整个平台才会升至水面进行维护与清洗。深水养殖有助于减少鱼虱问题。由于鱼群只在出栏时集中一次,整个生产周期无需进行鱼虱处理。

该养殖系统所投放的海域常年风浪巨大,其结构需应对百年一遇的极端天气,包括高达17米的巨浪——相当于一座五层楼的高度。其设计目标不仅是保障装置的结构安全,还要确保在极端天气下人员、鱼群和环境都能得到有效保护。Utror与工程公司Aibel合作开发该项目,Aibel长期为石油、天然气和海上风电行业提供服务,具备丰富的重型海上结构经验。该公司表示:“我们从石油与天然气项目中学到了很多关于钢结构和抗风浪的经验。我们正在将这些知识转化为生物生产条件,确保鱼类健康、福利和环境安全。生物学始终是最核心的部分。”Utror的目标不仅是建造单一养殖单元,更希望建立一个覆盖全产业链的海上养殖运营模式,并实现批量化与标准化生产。自2022年以来,该公司已着手研发从“鱼卵到上市鱼”的完整运营体系,构建涵盖生产、技术与运维的全流程链条。截至目前,Utror已评估过十种不同的设计方案,并在今年9月确定最终概念。公司计划在未来几个月继续推进研发,并在明年春季前完成关键设计阶段。

打印本页

主办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渔机所)

沪ICP备09044632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2435号

网站保留所有权,未经许可不得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