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繁体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国内发展动态 > 正文 国内发展动态
福建龙岩渔业新画卷“绿色”打底
作者:    来源:中国渔业报    发布日期:2025-07-03 12:46    字体大小:【大】【中】【小】

近年来,福建省龙岩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以生态为基、科技为桨、融合为帆,全力破译山区渔业绿色循环发展的财富密码。2024年实现水产品产量7.14万吨、渔业产值14.65亿元,同比均增长4%。

生态筑基:多方共治守好“绿色家底”

推进渔业绿色循环发展,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各方谋实招、做实功。早些年,龙岩市印发《龙岩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8—2030年)》,科学合理布局水产养殖,加快推动转型升级。新罗区出台《新罗区规范淡水水产养殖的若干规定(试行)》,指导渔民科学确定养殖规模和养殖方式。漳平市编制《漳平市淡水水产养殖业发展规划(2023—2030)》,开展水产养殖重点品种药物残留突出问题攻坚治理,10家鳗鱼养殖场尾水处理设施改造全面完成,实现尾水稳定达标排放。 水产经营主体作为主要参与者积极转型绿色发展。在新罗区好望谷数字化养殖基地内,8个标准化池塘在阳光下波光粼粼。基地工作人员轻触控制面板,罗茨风机增氧设备随即启动,水花翻涌如沸。养鱼废水经过沉淀、过滤、生物净化三重关卡,实现循环利用,每天可处理1000吨。这片58.33亩的现代化渔场,已成为福建省单体规模最大的生鱼养殖基地。乘着国家支持渔业绿色循环发展的东风,今年4月,该基地成功入选新罗区2025年国家渔业绿色循环发展项目扶持范围,让绿色发展驶入快车道。 绿色发展离不开全民支持和全社会的共同参与,认真办好每年的增殖放流宣传活动,就是龙岩市抓好宣传引导的一个缩影。2025年“6·6放鱼日”,市县两级同步开展增殖放流宣传活动6场,8个放流点共放流大刺鳅、鲢鳙、扁圆吻鲴等鱼苗30万余尾。 据悉,自2009年以来,龙岩市累计投入财政资金2600多万元,举办增殖放流活动400余次,投放各类水生生物苗种1.5亿多尾,新建改建宣传平台6处。此外,组建龙岩市九龙水生态保护中心,专业引导开展濒危珍稀鱼类示范性科学放流活动,助力濒危鱼类资源恢复,水生生物资源总量明显增加,渔业种群结构明显改善,流域生态环境明显提升。

科技赋能:智慧养鱼激发“绿色动能”

科技创新是破解渔业发展难题的“金钥匙”。面对水资源不足这个瓶颈,龙岩市大力发展节水养殖,组建技术团队,通过集成物理与生物调控技术,精准配置增氧设备,推广多品种混养和微生态制剂应用,实现养殖过程“零排水”,年亩节水4005吨。 传统养殖模式的革新带来了生态与经济效益的双赢。龙湖生态渔业发展有限公司通过推行‘人放天养、轮捕轮放’生态养殖模式,统一投种、统一标准、统一生产作业,可在不进行人工投饵的情况下实现增产。而且,每生产1公斤鱼可带出总氮25~35克,总磷3~9克,有效发挥净水功能,持续改善水质。 科技攻关还解决了特色品种发展的关键难题。当地优良品种长汀大刺鳅的人工繁育技术难度较大,长期以来,种苗供应主要依赖野生捕捞,限制了大刺鳅养殖业的发展。对此,龙岩市建立“机构搭台+院校支撑+企业实施”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推动福溢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福建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合作攻关,成功掌握长汀大刺鳅从野生驯化到亲本培育、人工催产和孵化等系列人工繁育技术,实现了规模化生产。 近年来,龙岩市持续强化科技示范引领,累计培育渔业科技示范基地6个、科技示范主体58个、科技社会化服务组织6个,有力推动“会养鱼”向“慧养鱼”转变。

融合生金:全链贯通做活“绿色产业”

推动三产融合发展是加快渔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途径。龙岩市持续探索发展稻渔综合种养,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多收。从2021年开始探索推行的“稻蛙(虎纹蛙)综合种养技术”被遴选为全国8个综合效益好、发展潜力大的稻渔综合种养新型模式和13个典型案例之一。“稻渔生态种养既能有效防止水稻病虫害的发生,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还能产出更加绿色健康的稻谷,节本增效促增收,很受养殖户的欢迎。”龙岩市水技站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产业链的延伸提升了渔业附加值。清洗、烘烤、筛选、打包,一批接一批,永泽旺水产品有限公司加工车间内一派繁忙的景象。“以前做代加工一单只赚几块钱,后来我们决定自己加工自己销售,迈上了自主生产销售的‘新赛道’,努力把一条鱼吃干榨净。”公司负责人充满信心地介绍。 休闲渔业成为乡村振兴的新亮点。炎炎夏日,走进永定溪风寨休闲渔业基地,凉风习习,舒畅无比。“我们基地是省级“水乡渔村”休闲渔业基地,经营总面积200余亩,其中:种植采摘区60亩、养殖区水面33亩,休闲娱乐区110多亩,游客可以尽情地选择采摘、戏水、摸鱼、观光。每年5—10月为旅游旺季,年均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盈利约200万元。”基地负责人说。 近年来,龙岩市以创建“水乡渔村”为抓手,加快发展休闲渔业,累计创建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1家、省级“水乡渔村”示范基地33家,带动2024年实现休闲渔业产值5838.4万元,比增12.42%;接待游客35.3万人,比增7.29%。 在绿色循环发展的道路上,龙岩市渔业正在科技与自然的交响中舒展新篇,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奋勇前行,一幅渔业兴旺、生态优美、渔民富裕的新画卷正在红土地上徐徐展开。

打印本页

主办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渔机所)

沪ICP备09044632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2435号

网站保留所有权,未经许可不得复制,镜像